未命名  

影片網址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3VLeN1zGxY

 

太巴塱豐年祭 (ILISIN) 即將在八月隆重開始

相信大家都非常期待太巴塱豐年祭(ILISIN),讓大家感受到阿美族文化之美

tafal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atad敬老尊賢、迎賓暨部落百家宴酒會活動:

()、迎靈、祭袓儀式後,參與祭袓長老及各年齡階層人員移至敬老、迎賓餐會會場(太巴塱祭祀廣場)

()、為對最年長部落長老(90歲以上長者)與對頭目的最高敬禮,酒會開始時,由低年齡階層青年,將部落祭司及頭目用籐椅編作擔架座椅抬上領頭與隨後長老,迎領至酒會會場入座,

()、敬老尊賢酒會活動內容:1、祭司、頭目進行祈福歡呼。2、部落族人祈福儀式活動,3、部落族人及參會來賓一一向部落長老敬酒致意。4、部落婦女、少女舞團、文化藝術團體等於餐會時間現場表演歌舞助興。5、參與酒會來賓及部落族人共舞。

()、敬老尊賢酒會:全體部落族人及來賓,在祭祀廣場舉行敬老尊賢百家宴酒會。

tafal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PAKARANAM 迎靈、祭袓、祈福、宴靈祭儀活動:

()、凌晨5時,部落祭司、頭目、部落長老及各年齡階層人員,於

5時前到達太巴塱祖靈祭儀廣場集合。

()、迎靈、祭袓儀式由部落祭司主持,參與祭袓長老、階層人員,按傳統儀式進行迎靈、祈福、宴靈、吟頌袓靈等祭儀活動。

()、參與祭袓人員一律著傳統服飾

tafal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二、MICOWAS實施生活教育

 ()、夜間生活教育訓MISU WAC:低年齡階層青年,晚間集中「太巴塱祭祀

廣場,實施夜間軍事化嚴格教育訓練,由高階階層領導幹部負責實施生活教育及傳述口傳歴史等文化傳承活動。

 ()、白天為執行工作及教育執行,低年齡青年階曾,接受並執行上級階層及籌備大會指派各項交付工作任務。

PICT0095  DSC04462  PICT0122  

tafal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太巴塱部落101 (ILISIN)祭典(豐年祭)文化系列活動簡介

台灣原住民多族群中,阿美族是人口最多一族,而光復鄉轄區內「太巴塱部落」更是台灣原住民諸多部落中,聚落最大、聚居人口集中亦最多(約四千餘人)之阿美族單一族群部落,且經千百年來,仍然承續保有傳統阿美族文化特色之部落。太巴塱一年一度舉行之傳統文化活動,豐年舞祭ILISIN,在傳統上,其所薀涵的意義,是表達過去一年工作辛勞、收穫豐盛後的快樂與感恩,亦蘊涵有凝聚及連繫族人情誼及教育族人的深層意義。也象徵新一年的開始,它帶給人們無限的希望與期待,迎向未來。

太巴塱部落ILISIN文化活動,自古至今未曾間斷,我們也警覺到真正重要的是把已經流失的、式微的、模糊的傳統,趁現在慢慢地再找回祖先留下的優質文化資產,讓生活在現代多元文化的族人,能夠認識自已祖先所遺留下來優良傳統文化,能夠代代傳承下去,使其綿延不息。

太巴塱的「ILISIN年祭」是以系列文化活動形式呈現,早期為十二天,為因應社會變遷及不影響年青人在外工作,目前已濃縮為七天(前三天為教育訓練及準備期,後四天為祭儀、圑聚、歡慶、交誼、競技、感恩等等文化系列活動。

壹、活動期間:自民國101818日至824(計七天)

tafal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8月的台灣東部,從縱谷到海岸,阿美族豐年祭紛紛展開,各部落歡欣準備這場祭典。阿美族中,人數最多的太巴塱部落,一群年輕的族人,細心繪製白螃蟹的部落圖騰,展開豐年祭前的準備工作。傳統阿美族的社會組織,依年齡分為不同階層,每年由一個階層,輪流負責豐年祭場地布置的準備工作。馬外階層負責今年的場地布置,他和相同階層的族人,進入農地,挑選需要的竹子與檳榔樹,砍伐作為場地布置的材料。在工作的人員中,有幾位是辭掉工作,從外地趕回來,參與部落祭典;但是有更多族人無法請假回鄉,於是文化面臨斷層。他們在祭典前一個月,就要展開布置工作,不僅要搶時間,也要和氣候對抗。

  DSC04447  DSC04440  

 

()、由青年階層組成「報信息隊」著傳統服飾依傳統習俗帶著酒、檳榔、老葉等物品,到訪鄰近部落傳達太巴塱部落舉行豐年祭之信息。

(二)、報信人選,必須身體壯健,體力超強,動作敏捷為基本條件。

tafal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花蓮~~太巴塱部落尋奇

 

     一朵小花 兀自在花蓮縣太巴塱部落的竹屋前綻放

     原民的濃郁風味 在空氣中飄盪著先民的文化氣息

           小美踩踏至部落尋奇

tafal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太巴塱部落頭目Tuwid Namoh談到太巴塱的歷史時,提到部落裡的「Kakita'an」家族:「Kakita'an家族在太巴塱的歷史中,是地位最高的家族。若以漢人的政治制度來比喻,該家族是部落決策者,部落頭目是決策的執行者。」

Tuwid Namoh說,在古老的口傳歷史當中,以前的太巴塱部落,包括土地、財政、外交等大事,都是由Kakita'an家族進行管理。

例如祭典時,別的部落的外賓來訪,由Kakita'an家族分配部落中該如何接待,頭目則帶領族人進行祭典事宜。因早期太巴塱部落範圍較廣,從部落外圍進到祭典會場還有一段距離,外賓可能還得先在部落外部住上一宿,隔天再由部落年輕人接待進入。

祖屋為重要象徵地

Kakita'an家族的祖屋是部落舉行重要儀式的場所。今年9月,太巴塱部落青年曾經發起「為Sra(土地)而走」行動,向台糖與林務局爭取光復鄉傳統領域歸還,部落青年就是從Kakita'an祖屋前出發,告祭祖靈、並由頭目Tuwid Namoh應許,賦予青年為部落發聲的權力。

暴雨打不倒的精神

Kakita'an目前在太巴塱的祖屋是重建於民國95年,在95年之前,祖屋遭遇天災毀損,屋中刻有阿美族與太巴塱特有傳說的木柱也因此倒塌。

tafal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巴拉告捕魚使用的器具,相當有生態概念。-)

「阿美族把魚分有穿衣服的跟沒穿衣服的…」這番言論逗得現場遊客哈哈大笑,對原住民文化有濃厚興趣的民眾,不妨到光復鄉晃晃,讓馬太鞍部落「拉藍的家」的主人拉藍說故事給你聽,保證讓你回味無窮。另外,太巴塱的祖屋有上千年歷史,是很珍貴的文化遺產,值得一看。

聽拉藍聊阿美族「穿西裝的魚、沒穿衣服的魚」,這種說法實在很生動有趣,前往觀光的遊客很容易就記住什麼是「巴拉告」捕魚文化。拉藍說,有穿衣服的魚就是指有鱗片的魚,像是吳郭魚、鯉魚等;沒穿衣服的魚就是指泥鰍、鰻魚等。另外,蝦子也有分「人吃的」及「魚吃的」,人吃的就是有長螯的,人若把魚吃的蝦子吃了,魚沒東西吃,自然就會離開,所以阿美族只吃人吃的蝦子,展現阿美族對於生態的高度尊重。

拉藍表示,巴拉告(Palakau)是一種器具,由三層構造組合而成,「底層是竹筒或是挖空的空心樹幹,第二層為細樹枝,最上層是雜草或水生植物」,這樣的器具提供魚蝦躲藏覓食的機會,讓小型生態系生生不息,有節制的捕捉,也維持魚的數量,也是相當符合生態的食物鏈。

另外,太巴塱部落的千年祖屋,也是遊客到光復鄉要去逛逛的地方,當地導覽員阿強說,「推算起來,太巴塱祖屋約有3,000年歷史,屋子裡的木柱都代表一個神,相當神聖,來玩的民眾我們都會提醒不要隨意觸摸。」

tafal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太巴塱部落-發祥地

DSC06607  DSC06617  DSC06619  

太巴塱位於光復鄉東側,隔著嘉農溪與另一阿美族大社馬太鞍毗鄰。部落背後海岸山脈的一處小山坡,被認爲是太巴塱社發祥地,考古學家在那挖出了2000年前的陶片,因此阿美族聚落的形成也應是久遠前的事了。這是傳說中太巴塱的祖先發祥地,原本是河床地,他們便以這裡的大石塊來建屋,然而自從太巴望居民搬遷之後,逐漸荒蕪於草叢之間,直到近期整地時,發現其中的石板皆是早期族人居屋所用,因此在此地豎立石碑紀念。太巴塱發祥地被視為文化起玵的依據也是整個阿美族文化探索的主要方向之一,有著豐富的歷史傳說,從考古學上具有二千六百年以上的歷史,目前屬卑南文化遺址之巨石文化最北端。 


tafal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